你的位置:联华证券_口碑好的炒股配资官网_股票十倍杠杆操作 > 联华证券 >
发布日期:2025-02-05 20:29 点击次数:144
中国近代史,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简直就是一部“血泪史”股票杠杆,原因就是中国曾多次在“被灭亡的边缘线”上徘徊。
而且因为三个人的出现,更是差点把整个国家都葬送了。
这三个人到底是谁?做了什么事?凭啥说他们个个都是罪人呢?
第三个:慈禧
说慈禧太后是中国近代史上地位最高的女性,一点都不为过。
其实单说她本人经历的话,也算的上是个“人才”,她出身低微,最终却争得一个“垂帘听政”的无上地位。
不过,个人能力强归强,在民族大义和国家利益上面,慈禧当真是没有一点好的评价。
在慈禧掌权的这么多年里,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次数多达5次,而中国的政治格局也由此产生巨变。
清末时期,国内腐败,外患又无限压榨我们,按理说慈禧应该优先解决重大的社会问题和民族问题,可她偏偏没有这么做。
慈禧骨子里就是个坚持封建主义的人,所以她掌权之下也依旧是封建统治,再加上她“自私自利”,当面对内忧外患的时候,反而是想着压榨百姓。
外敌当前,慈禧连反抗的心思都没有,只想着如何从社会底层人士身上,利用自己的权责之便谋取利益。
一方面,她签订了一系列堪称丧权辱国的条约;
另一方面,列强还在家门口耀武扬威,国家也民不聊生,慈禧却大办寿宴,花费的白银更是高达700万两。
我们换个角度来看,如果她把这钱用在增强军力上,该是什么样的效果?
当年李鸿章的北洋军师,本来有可能会更强大,结果因为慈禧怕他军权过盛,一直在压制。
综合种种,慈禧的确是中华民族的“罪人”了。
第二个:袁世凯
袁世凯一开始并不是在中国的军队中任职,而是在朝鲜处理过各种事务。
后来有幸与李鸿章相识,并且凭借过人的能力被李鸿章收到北洋军队之中,开始担任要职。
只是让人没想到的是,李鸿章的这次引进人才,居然是引进了一个“白眼狼”。
《马关条约》之后,李鸿章远赴西方寻找破解之法,国内的军中事务自然就落在了袁世凯的头上。
事实上,袁世凯是个野心极大的人,或许从朝鲜回来的那一刻,他就无时无刻不在想着掌握至高无上的权力。
而李鸿章离开就是个机会,所以他立马掌控北洋军队的实权,并且在清帝退位之后,成了“临时总统”。
虽说是总统,可袁世凯一直都想称帝,走得也基本上是“专制”那一套。
最过分的行为,莫过于为了满足一己私利,与日本签订“二十一条”,堂而皇之地把日本放进中国,并给予了日本极大的掌控权。
在此期间,袁世凯不断制定各种约法,并且排除异己,想要把自己的权力深入铺开,直到后来社会上反对的声音越来越强烈,他才逐渐放弃称帝。
可也仅此而已,因为他的统治思想并没有变,那些护国运动也全都被他压下,无数爱国志士牺牲在了他的统治之中。
在袁世凯的这种统治之下,国内现状几乎就是一副烂摊子,用“分崩离析”四个字来形容毫不为过。
后续令国家动荡的军阀混战,也就由此而来,所以他算是第二个“罪人”。
第一个:汪精卫
相比于慈禧和袁世凯,汪精卫其实是最不能被原谅的一个人。
因为慈禧和袁世凯这两个人本质上还是接受的封建文化,导致他们的格局不够,也就无法清楚地分析国内外形势,最终陷入个人利益当中无法自拔。
汪精卫这个人可不是,他早年就已经在国外待着了,对于西方的先进思想非常熟悉。
最重要的是,在西方思想的熏陶下,他是绝对能分析国内局势的,也知道国家该如何走上自强的道路。
退一步讲,即便没有站出来,也不应该随波逐流,让中华民族进一步“沦陷”。
1938年,袁世凯首次想要称帝,汪精卫非但没有阻拦,反而是想要用“不靠谱”的律法来进行“中和”此事。
紧随其后,当日本侵略中国的时候,汪精卫仍旧保持“软弱姿态”,面对日本他做的最多的就是“委曲求全”,甚至是“卖国求荣”。
为了不让自己置入险境当中,为了谋求自己想要的利益,数次讨好日本,成了名副其实的“走狗”,完全无视国家利益和民族大义。
最重要的是,汪精卫的权职很重,这么高位置的人都“叛国”了,那手底下自然有一帮人有样学样,所以带偏了国内风气。
试问,老蒋都尚且没有如此,汪精卫却办出了出卖民族的事情,这得多么让人恨?
我们在抗战中牺牲巨大,其背后离不开汪精卫的背叛。
当年日本缺衣少粮,没有资金,缺乏制造能力,汪精卫真是没少给其“出力”。
抗战能打这么多年,中国能牺牲这么多人,汪精卫的罪名罄竹难书。
日本战败之后,汪精卫逃亡日本,想要逃避被制裁的结局,最终却因病逝世,结局也算不上好。
而国人也是一直在愤恨:“没有将其在国内制裁。”
其实直到去世的那一刻,汪精卫也没有悔恨自己当初的所作所为,“罪人”这个标签,他是永生永世都摘不掉了。
对此股票杠杆,大家还有什么想说的呢?
下一篇:没有了
Powered by 联华证券_口碑好的炒股配资官网_股票十倍杠杆操作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
Copyright Powered by365站群 © 2009-2029 联华证券 版权所有